-- 最新消息 --
梓作坊網頁改版中。 太古琴館請至:http://taigu.pixnet.net/blog

目前分類:林立正老師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林立正的古琴世界  

林立正老師的新書《林立正的古琴世界》出版了~

想了解林老師的斵琴故事與斵琴技藝的朋友,可以上政府出版品網站,或五南書店、三民書店購買。

書中還有很多珍貴的照片喔~

 

 

梓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師之手  

 

梓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     0710-01-cheers-20110901.jpg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林立正,民國33年生,山東萊陽人,民國38年隨家人來臺定居。由於家境清苦,復興高中肄業即進入社會工作,任船長多年,率領船員遠渡惡水重洋。後來因著特別的機緣,接觸古琴、認識古琴,因而愛上古琴,開啟了長達近四十年的製琴生涯。

        民國63年,林立正開始自學製作第一床古琴,民國65年師事古琴大師孫毓芹先生學習古琴鑑定及製琴,爾後並不斷自修研究、精進斲琴技術。民國79起擔任和真琴社社長,致力推動臺灣古琴藝術發展,成為兩岸古琴音樂交流的領航者,影響兩岸琴壇甚巨。

        民國85年成立「天雷琴府」,專為臺灣琴界製作並維修古琴;後成立「造琴技藝研究班」開始傳授製琴技術;民國87年更名「梓作坊古琴造作工坊」,民國102年正式更名為「梓作坊古琴藝術工坊」,將斵琴藝術由傳統樂器製作提升至精緻藝術創造之境。

        民國98年古琴被指定為臺北市傳統藝術,同年林立正獲選為「臺北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」,是臺灣地區於斲琴藝術領域獲得官方肯定的第一人。

        林立正先生斲琴至今三十餘年,造琴已達百餘床;另修復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朝代老琴五十餘床,其中經典之作則有:臺北故宮元琴「雪夜冰」、馬水龍校長之無名唐琴、張清治教授之唐琴「桐雅」、畫家蔡本烈先生之宋琴「松風致和」、香港唐建垣先生之元琴「青山」、孫師之明琴「鏗韶」。

        林立正不僅是一位製琴家、修琴家,同時也是一位古琴鑑賞家。此外他致力於古琴製作技藝的傳承工作長達二十年,不斷提攜後進,培養後學二十餘人,學生遍布海內外,不僅是臺灣古琴藝術最重要的推動者之一,更是近代古琴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製琴師。

        在所有傳統樂器中,臺灣的產品在品質上均不如大陸製品,唯獨「梓作坊」所製作之古琴,可與大陸製品分庭抗禮,且更勝之。「梓作坊」致力於傳統製琴工藝的研究與推廣,其成員來自各行各業,因對古琴的熱愛而相聚,共同為臺灣古琴工藝的承傳而努力,並經常與「太古琴館」合作,舉辦展演與雅集活動。

tai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古琴父子檔s

 

淡水近鄰關渡的梓作坊是專做古琴的工房,住著臺灣唯一的古琴傳承者林立正和林法父子。古琴,這個中國最古老的樂器,在二○○三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「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」

來到梓作坊探訪這對父子,過程也像古琴一樣,有些遙遠、有些曲折、有些隔閡,但到了之後,似乎可以啟動千年共鳴。

「我有四個兒子,好不容易才騙到一個.....。」六十七歲的林立正邊招呼來學做琴的學生邊說。工房牆上掛滿待修的琴,古琴的外形自成可以觀賞的文物。被「騙」傳承父親志業的林法,替來客沏了龍井茶後,安靜地坐在一旁。三十二歲的他是國內少數會彈琴也會做琴的琴師。

古調雖自愛,今人多不彈。被父親賦予傳承重任、十八歲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古琴的林法堅信,琴師也要會彈琴。

古琴的文化內涵豐富,彈奏難度甚高。回憶起一首速度極快的「瀟湘水雲」苦練無功,急性子的他跟著旋律又哼又唱,反覆練習不知多少回才克服。「我大吼一聲宣洩情緒,還驚動了一旁的父親。」林法苦笑,那天的激動猶在眉宇之間。

「一件很困難的事,我做到了。」林法如此定義下二十年功夫的意涵。琴譜像天書、背譜很難、指法繁複,這是技術層面;人格形塑,才是習琴的終極目標。

仍在北藝大民族音樂系攻讀(2011年畢業),林法邊讀書、教學邊開演奏會,「但識琴中趣,何勞弦上音」,臺灣作為漢文化的基因庫,林法父子的愛琴美學,又多了一個印證。


2011/1/14《天下雜誌》微笑臺灣十週年專刊


梓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